|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脂松香 GB 8145-2003 - m( U$ J* ~8 n8 E& w3 }
- d5 m$ ? o8 l' W7 W7 v9 g. 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4 C0 D" G! r# w6 I" A/ L
脂松香 GB 8145-2003, b& ^4 m) H2 W9 g
前 言
4 G$ z: N3 c& Q; X0 \! k 本标准代替GB/T 8145—1987((脂松香》。+ W) y; c) n, s8 h. q$ \
GB/T 8145-1987《脂松香》颁布实施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应用,松脂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脂松香产量和出口量不断提高。现根据实际生产和应用水平并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对原标准GB/T 8145-1987进行修订。* n5 w. `7 a8 S; s4 k+ h) ]7 s. X
本标准与GB/T 8145-1987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e" J" ?9 I' Z- B# n" z
—— 将规定级别以外的松香规定为等外品,取消了不合格品的规定,增加了中国脂松香级别与美国ASTM D 509-1998((松香取样及定级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级别的相似性说明(见3.2);
# {" ^8 ], \( y3 j0 x) ~3 ]5 H: r ——改变了技术规格表的表示方式(见表1),修改了酸值的单位符号;
& q# ^8 ^6 ]1 M! F+ h ——增加了表1的注,提示南亚松松香的酸值较高,湿地松松香的不皂化物含量较高;# M+ D+ s |, n
——增加了试验方法一章(第5章);
2 q: f8 ?9 _' W, d ——在标志中具体化了批号的标识方法,使得产品具有可朔源性质(见7.1);
, t: n6 C, Z5 r( b; J# z6 C ——松香包装桶的要求改为引用行业标准LY/T 1145(见7.2.1);
- ~( n! M. _& f. H/ G# R. Y ——增加了每桶松香的最大允许称量误差(见7.2.2);: L/ ^9 N$ A& ^* H# Y
——增加了运输的相关规定(见7.3);
" E+ q- E# ^+ [5 d* J& k ——将有关结晶现象判断和松香含硫定性方法的内容转移到GB/T 8146-20034松香试验方法》。
2 O" r6 O. }& p" J( ^4 j, X2 Y, b ——将“严重结晶”修改为“部分结晶”,取消了“严重结晶”松香为不合格品的描述,但要求在外包装上进行标注 (见 A.1.2 );& h5 I2 Y( Z7 H2 Z, |8 E
——将含硫的松香规定为“含硫松香”,取消了不合格品的规定,但要求在外包装上进行标注(见A.2 ).6 y) y7 W1 G. s Z( h, V r: f3 r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2 J0 l# n. l1 F2 s. L; H5 R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 f. ^# `, ]7 n! J- x$ m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归口和负责起草
1 |( O0 \5 o1 Y, U- w. l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振东、刘先章、曹向民、李冬梅。2 z. R; Y+ U( z$ b8 o
脂 松 香" [7 q& u0 V5 v9 ^# X4 r7 {" }! d
1 范围9 e0 l) n+ ]$ J6 N8 B9 R q" L
本标准规定了脂松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 s8 D' `- ?4 J- j% H3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0 w, J/ d7 u" B; L2 J$ s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7 b P& ~8 A Y' c1 J GB/T 8146-2003 松香试验方法
+ O8 f; g" U$ C4 x4 R9 j; F LY/T 1145 松香包装桶$ s9 z- ], ^% D$ o. ^5 m
ASTMD 509-1998 松香取样及定级的标准试验方法+ x$ @! b* U5 E/ C( p& { ]$ g
3 产品品种、规格
# y. ^6 b2 g. U/ Q" S# d3.1 脂松香(以下简称松香)是从活立木松树采集的松脂经过蒸馏加工蒸除松节油后得到的,是一种无定形透明玻璃状固体树脂,主要化学成分是一元树脂酸,分子式为C2oH 2o08 K @+ m t ?. F
3.2 松香分为特级、1级、2级、3级、4级、5级,共计六个级别。除此以外的松香产品均为等外品。本标准规定的各个级别分别近似于ASTM D 509-1998规定的以X,WW,WG,N,M,K表示的相应级别,但是二者不等同,可作为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