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 18: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谈谈目前股市暴跌对松香市场的影响
从05年底开始到07年底的两年牛市,中国A股市场从998点涨到6124点,上涨6倍,很多人都发了大财。 , F& N3 m# w9 V+ Z+ C& n
: M" V+ t6 Z: T% N7 E) s 1、美国20年代的大牛市及其结局。
2 ~7 Z- w7 k2 l7 D8 X) V# P" |; t" d& j1 B, m* i" t& r5 d
8年6倍的上升:从1921年的底部到1929年顶峰,道琼斯指数在8年间中,整整上涨了6倍,平均的复合年收益率23.87%.标准普尔汽车股指数上涨了12倍,平均年回报42.69%,大盘股通用汽车上涨了22倍.对于在1921年底或者1922年初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年回报率58.17%。
5 D0 @, Q8 a) |+ i9 \* ~$ r8 D3 ?# l0 v3 u, [# D, c
结局:30年代的大萧条,股市下跌90%。1929年10月21日,道琼斯指数386点,10月29日,跌至298点,11月,跌至198点,跌幅高达48%。1930年1~3月大幅反弹。并于4月重新登上297点。此后又急转直下,从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1点。与股灾前相比,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到1954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
5 _+ z2 B/ m3 U; T; o' Z2 V6 I6 ^0 H8 G+ S
2、香港90年代的大牛市及其结局。
6 v& [: M" s1 a7 m. g* Y
2 n; \. Y7 L+ z/ g 10年8倍的上升:恒生指数从1988年的1894点,上升到1997年回归时的16000点,上升8倍,用了10年。这10年间,主要是大陆外贸对香港的全力支持形成的,可以说,大陆的发展,最后都要通过香港转口收税,这样的刺激,恐怕永远看不到了。 6 b) c# q3 O5 n1 W3 E7 T' v1 M
2 k/ b+ B# a2 ?4 B
结局:下跌50%,用10年盘整。从16000点,下跌了50%,1998年中和2003年中,形成两次低点,直到2007年,才正式跨越了16000点。
5 ], m* e7 z1 [" R" c) W' |! ?( G9 Z! T2 x7 v9 [! m0 R$ x; x
3、股灾才够牛!
! T. d1 e$ E# C8 `6 `; }2 S1 n
2 t) z' Y- ^. A+ y5 C* s 3年12倍的涨幅:台北股市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仅仅用了3年时间。台北股市用了25年的时间,也就是到1986年,加权指数才越过1000点关口。但从此之后,股指便出现全球罕见的加速上涨。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里,加权指数跃上2000点;随后的两个月内,指数又接连突破3000点和4000点。1988年6月,台指反弹突破5000点大关,7月突破6000点,8月涨到8000点。为抑制股市泡沫,1988年9月,相关部门出台准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政策。这个大利空让股市半天折翅,指数从8813点连跌19天到4645点,几乎是腰斩。然而,由于当时台北股市投机盛行,很多人都已经处于疯狂的状态,有关部门征收资本利得税这一“杀手锏”没有起多长时间的作用,台指就重新抬头,继续一路“高歌猛进”,到1990年1月,台北股市开始了最后的疯狂,创出了12495点的历史新高。到股市崩盘前的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包括新兴市场在内的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当时的台北股市已经谈不上什么投资价值。 7 J5 c7 z3 e d, K. v G
& [) {+ l6 l: K4 s$ ?( s 跌幅80%:1990年2月,崩盘发生了,台北股市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大盘在8个月内跌掉了10000点,跌幅高达80%。截至2007年7月12日,加权指数收于9354点,至今也没能够收复失地,十多年前的“伤口”一直留到了现在。
- }5 m4 r. j% |8 `2 J
$ h' E5 [4 J, [" O0 g 4、1973年的香港 1 Q) L2 y: i7 f" l
) A: m% D, E9 g7 y( I; ` 1973年的香港股市,曾经狂升暴跌:恒生指数从300点上升至1700点(5.6倍)而跟着下跌至150点(91%)。 + U# U- L- y! b: }7 o4 p
; a1 r0 F. s# D3 c& Z' p0 T
5、日本的八十年代 7 o7 Z7 ^5 e* K/ L( U- X J/ W1 J
) x4 Y1 f+ G- E 5年上涨3.2倍。进入"平成景气"以后,日经指数由1985年的12000点持续上升,在1987年10月17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风暴中,短期下沉后率先"复活",从而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暖。以后,股价一直呈强势上升。直到1989年年底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日经平均股指高收38915点。 . i2 h- Z# t2 \, Q3 _0 r, G
( \ a' b2 @) Y& H; e& |
回到原位,20年没有回去。1990年10月日经225种股票平均指数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反弹,旋即转入更猛的跌势。1992年4月1日,日经指数跌破17000点的心理大关,8月18日日经指数再创14309点新低,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1993年一季度仍徘徊于16000-17000点之间,1994年年末略有上浮,上摸20000点,以后直到1995年12月底,即又过14个月后才再次突破20000点,收盘在20011.76点(12月28日)。2003年,甚至到达过7600点的点位。到2008年的今天,日经指数仍然匍匐在13000点的脚丫子跟上。 ( [5 M: N+ R6 q8 O, ]1 n+ }( e- C
; ^8 Z! R6 @( `; W& U) Q
参考参考,比较比较,咱们是2年涨6倍,快赶上的疯牛了,要是不勒着点,再翻一番,就是12000点,那么下跌也差不多要80%了,不管怎么说,跌到2000——3000点,跟人家比起来,一点儿也不算过份。 6 M8 u# g' b6 r: P. Q$ m
( `7 V9 C/ Y% T( r6 T
、香港毕竟都是小经济,中国的大块头,应该跟日本、美国比一比才合理:美国8年涨6倍,需要用下跌50%和10年来补偿;日本5年涨3倍,用了20年还在脚底上还账! 4 c2 f7 R+ q- `2 v+ o: s8 f% d" W
% z) f; g& u2 j2 h) F
我们呢?大家适当控制一下自己的贪婪吧!
- t( R& Y) r) ^! Q3 c' n
% f' O8 k" y( c: R5 ?! },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