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家的松香深加工,客观来讲,在最近7、8年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翻开地图,沿着西江,从广西南宁、梧州到肇庆,深加工厂比邻而建。单就产能而言,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甚至阶段性产能过剩。很遗憾,整体而言,咱们国家的松香深加工,基本上还处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大多数企业在技术上,都是短板;在营销上,还没有入门,依然停留在恶性价格竞争的层面;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还完全是跟着感觉走。2 a3 }) }7 \: Q* {
) p6 d6 y' Z1 @' k ~) G; ?
2006年5月南宁会议期间,我在发言中曾经引用过几个数据,供你参考:
8 j# q3 `9 t, V2 V截至2005年,欧美某企业可生产23个类别,405个细分产品;某一中型企业可生产22个类别,193种细分产品;某一小型企业可生产8个大类,128种细分产品......6 t e8 v9 x) X, x% v% t. ~
你去问一下咱们国内的松香深加工企业,每家可以生产多少种?" E- R3 e4 o% p& s: L o
0 P$ F( z2 s* D" ]* u. p$ F5 B
整体而言,咱们国家的松香深加工还处于初中生档次,而国外的同行,已经普遍在大学本科以上了,欧美日个别企业,在其核心产品上,已经在博士后水平了。可以说,我们现在处于全方位落后的局面。
' g. x, _: K" W3 S, Y% m4 d& q- M# v8 `3 ~, {4 X
追赶欧美日的企业,可以说,我们任重道远。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国内已经在局部,获得了一些突破。比如阿莱斯的油墨树脂,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创造了一个奇迹;比如科茂的部分产品,已经获得了国际顶级企业的尊重和认可。$ Y" q* I' b+ B8 h1 M8 V3 x" k
4 U2 `, j+ ?" t1 I! @0 F( {5 v4 u( _) e/ @, D5 Z;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