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因素:/ k$ {5 t; w# d7 m+ k/ g+ E j
1:每次桐油会上,因加工老板们爱面子多报存量使桐油价格习贯性下阵。
: L$ g. b1 I1 h, P q! L4 j7 C8 t 2: 桐油价格波动性太大,使一些资金退出桐油市场,致使本来稀缺资源与不稀缺资源的比值不平,如不缺资源菜籽目前的1.9元/市斤的价格已超过桐籽的收购价格。
/ U$ C* N5 Z* e/ B& L' u' y: A( m' a* d+ K 3:本来应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经销商还处于为终端用户服务,想尽办法压生产厂家的价,迫使不专业的生产厂家直销,不专业的直销受骗吃亏率不断上升。! }# r" u9 R2 ^$ H& z8 Z8 g$ K
有利因素:
8 A- y3 L% q- U) Y; ?7 Q 1:桐油目前与其它产品的比值凡有一定差距。
% |( A2 @$ L/ j7 v4 L, _ 2:原本与烟草一样高出口关税的桐油还保持着百分之五的退税率。
" K, Y" t; }# x5 F; c 3:世界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桐油更好的植物干性油,所未代去品,只是企业一种不讲产品质量的一种表现。就好比一些没导弹的国家,把炮弹当导弹使用一样。
( T3 `! s) f+ ?! T 结论:没有下降空间,价格稳步上升,上档压力18000元/吨(含税),下撑13500元/吨(含税厂价)。新桐籽价格与菜籽基本相等,暂时改写桐籽收购价格高于菜籽收购价格的历史。
1 S, ~* a, }3 p" T0 _9 P
% u2 Y, Q% a( i9 | P. |2 ]. b; h7 E! a6 v6 {)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4 16:21:49编辑过]
+ `% K6 V8 Q6 m. s |